研究动态

德语国家研究动态

学者观点: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一种思路?

时间:2022年10月08日 17:17 发布人:陈洪捷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年来,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区域与国别研究受到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区域与国别研究机构,区域国别研究也被提升为一级学科。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教授认为,“区域国别研究有其确定内涵,它既是学科交叉,也是交叉学科。学科交叉是指现有各学科共同聚焦于某区域、某国别进行研究,形成多学科的研究合力;交叉学科则意味着,区域国别研究不是现有各学科的简单相加,它是对现有各学科边界的突破,它通过融会贯通各学科现有的知识,在现有学科各自边界之外的空白处生长出新的知识点,发展出新的知识体系。”浙江科技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针对德国研究,基于德国作为工业大国这一核心特征,超越已有的政治、经济、教育等视角,提出了德国工业技术文化这一全新的研究议题,旨在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德国长期保持工业大国地位的内在原因及相关的条件。

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一种思路?

陈洪捷

区域与国别研究已成为跨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不少大学也开始培养这一学科的学生。那么,究竟什么是区域与国别研究呢?通过网络搜索,即可得到各种解答,例如有一所大学的网页是这么介绍其区域与国别研究学科的:“区域国别学是主要以国家规模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注意各地区的共通性的同时,注意地区的特色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广泛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产业、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民俗的学科,立足于横跨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历史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另外有一个大学的网页是这样介绍其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的:“区域和国别研究旨在以第一手原文资料和国际前沿学术成果为基础,通过系统地收集特定区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的资料和信息,以跨学科方法研究该区域(国家)的总体特征、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形态、宗教发展与影响、历史演变进程、语言文学艺术等议题。”

从这两个定义中大致可以看出,区域与国别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1、以一个国家或区域为研究对象,2、研究的内容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3、是采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或者说跨学科的方法。不过看来这种定义让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区域与国别研究就是一个做加法的学科,即研究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方面的内容,采用的方法也是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学科常用的方法。或者说,就是把原有的属于不同学科的有关研究搬到一起,拼成一个新的学科。

这种做加法的路子当然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碰撞和结合,拓宽研究的视野,但“加法”的实质其实还是学科思维,只是把若干学科简单相加而已,这种研究更像是“拼学科”,像一个拼盘,而不是“跨学科”。跨学科意味着具有超出已有单一学科的视野和问题意识,具有一种新的、不同于已有学科的研究视野、提问方式和切入手段。

众所周知,任何跨学科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而且这类问题本身就是跨学科的,不是按照学科的套路提出的。正是由于新问题的出现或提出,才会有不同学科的汇聚,才会产生需求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进行研究。所以,跨学科研究严格说来不能是把原有学科的问题简单相加,以成为一个所谓跨学科的问题。跨学科研究应当能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理论结构、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无法在已有的学科版图上进行定位”(吉本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2011,第5页),因为任何一个单一学科都无法单独解答、解释、解决这个新提出的跨学科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区域与国别研究应当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方法等,而不是仅仅采用政治学、经济学或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否则就没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科。

在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过程中,提出一些基本性的研究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社会学还是经济学,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研究主题,而这些基本问题应该是本学科独特的问题、独特视角下的问题。对于区域与国别研究而言,这些问题不仅是其题中之义,而且必须是跨学科的。

就目前区域与国别研究而言,所研究的问题大多属于拼盘式的跨学科问题,比如针对某一国家或某一问题,分别从政治、经济或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这类研究,不仅内容是拼盘式的,研究队伍也是拼盘式的,通常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工进行研究。这种拼盘式的研究,严格说来,只有跨学科之名,而无跨学科之实。

而真正的跨学科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应当以问题为引导而进行。所谓问题,是指那些基于跨学科的视角所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基于若干不同学科“叠加”而形成的问题。基于区域与国别研究这一跨学科视角所提出的问题,是以这个问题本身为导向的,而问题本身一定是跨学科的;那么它就必然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某一学科的视野,而且往往还会超出对象国自己的视野。这种跨学科的视野通常也是对象国本身的学者所不具备的。兹举一例,具体说明。

美国一位区域研究的学者维克(Alexis Wick)发表了《红海:寻找失落的空间》,研究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他研究的起点是“无”。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土耳其来说,如此熟悉的红海地区,作为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曾长期控制的“内海”,却从来没有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对象而被关注过?作者利用了各种材料,从奥斯曼帝国的史学、地理学、西方的观念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等角度出发,论证了红海区域概念出现的原因(参见昝涛“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如何走出新路”,《光明日报》2022115日)。在这个研究中,作者基于其区域研究的范式,提出了一个土耳其人自己没有提出过的问题。如果仅仅基于已有的学科范式,如史学、政治学或经济史,是提不出这种问题的。维克正是基于他所提出的问题,根据研究这个问题的需要去搜集各种材料,其中包括了经济、政治、国际关系、地理等方面的材料,完成了他跨学科的研究。他的研究就显示出区域研究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区域研究独特的问题。

其实西方的汉学也有这种情况。有人说,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而言,中国的学者在语言、材料、理解等方面肯定都超过外国的学者,那些汉学家的研究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贡献?但事实上,外国的汉学家也一样能够做出很有分量的研究,他们在材料的使用方面也不一定输于我们自己的学者。其原因就在于,外国学者往往能够提出一个我们想不到的问题,能在我们熟视无睹的现实中看出一些新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去搜集各种材料。他们的研究往往对于中国的学者仍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这里就可以看出观察视野的重要性。

所以说,能从新的角度提出对象国所提不出的问题,能提出单一学科所提不出的问题,这应该是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优势和出发点。同时这些问题也必然具有跨学科的属性,显示出区域与国别研究学科的独特视角。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针对德国研究,提出了德国工业技术文化这一研究议题。所谓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当然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无论是国内德国研究界、还是德国本身的学者,都没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它也不属于哪一个已有的学科,是一个真正的跨学科问题。那么,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问题对于德国研究能有哪些新的贡献?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德国能带来怎样的新视野?

首先,从19世纪以来,德国一直是一个工业强国,也是以工业立国的一个国家。要读懂德国,要研究德国,是否应该从其最核心、最显著的特征入手?可是我们现有的德国研究中很少有人关注到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的存在;有人研究德国的工业化过程,或者研究德国的企业,但这些往往都是基于单一学科的视角,或者说只是关注了德国的一个片面,而它并不导向如何回答“德国为何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长期存在?”这一问题。研究德国的工业技术文化,其实就是想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德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一个工业大国地位的内在原因。工业技术文化当然不是认识德国的全部路径,但它具有足够大的覆盖面,可以从“中层理论”的层次为整体性理解德国开辟道路。

其次,关于德国为什么能够长期持续保持其工业强国的地位的问题,可以从制度上去寻找答案,但是在制度方面我们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即德国在过去100多年中,经历了帝制、共和、专制、联邦等各种不同的政治体制,但其作为一个工业强国的地位却一直得以保持。也就是说,各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似乎都没有影响德国的工业大国的地位。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从文化方面去寻找答案。会不会有一种独特的工业技术文化超越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一直在支撑着德国的企业、工业、技术的稳步发展,使其保持了一百多年的连续性?或者说,在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的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技术文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第三,在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强国中,工业不能是孤立的存在。德国的各个社会系统显然也为德国作为工业大国的存在做出了贡献。这些不同的社会系统又是如何与工业和技术这一核心系统相整合的?所谓工业技术文化,是否构成支撑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大国的主流文化?工业技术文化顾名思义,来自工业和技术领域,但显然也辐射到了整个社会。换句话说,德国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个工业强国的地位,如果仅仅从工业和技术方面去找原因,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支撑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其他社会系统去寻找,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和服从工业技术文化,工业和技术才能与其他的社会系统产生良性的互动。所以,沿着德国工业技术文化的线索,我们会深入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或者说,理解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其实是我们从总体上理解德国的一把金钥匙。

总之,德国工业技术文化是针对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这一显著特征所提出的一个研究问题,这一视角能够让我们去关注德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工业大国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是从已有的学科的视角去研究德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而是从这一宏大而有针对性问题出发,去探索德国核心特征的成因以及相关的条件。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展开研究:一个方向是德国工业技术文化本身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探讨哪些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因素导致了德国特有的工业技术文化的形成,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哪些行动者参与了工业技术文化的建构?另一个方向是分析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对社会其他领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比如对政治决策、科技政策、行政管理、经济运行、教育体系乃至艺术、日常生活及哲学理念的影响。通过这两个方向的研究,我们或许可以探明德国作为工业大国存在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德国工业技术与政治、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当然,如前所述,工业技术文化固然是一个宏大的议题,研究触角可及社会各界各级,具有很大的覆盖面,但它不是读懂德国的全部视角,只是其中一个视角。但这个视角来自德国这一研究对象本身,而且是一个地道的跨学科问题。

作者简介陈洪捷,北京大学博雅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科技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上一条: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笔谈)(之五)

下一条:学者观点:小议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建构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