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德语国家研究动态

德国联邦教研部官网公布 “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草案

时间:2022年11月21日 17:07 发布人: 浏览次数:[]

编者按: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官网10月公布了“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Zukunfsstrategie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草案,为联邦政府的研究及创新政策设定目标、里程碑及优先发展领域。草案提出了十五项研究与创新量化指标、六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六大未来研究及创新的关键领域。本文对该草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编译。

德国联邦教研部官网公布“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草案1

20221025日,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官网公布“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Zukunfsstrategie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草案。该草案将取代2018年发布的“高科技战略 2025”成为德国科研创新新的指导战略。草案旨在强化德国的创新能力,保障德国在欧洲的技术权威地位,为联邦政府的研究及创新政策设定目标、里程碑及优先发展领域。联邦教研部指出,教育、研究与创新对德国的未来有着核心意义,也是经济、社会及技术发展的基础。联邦政府需要通过该草案来优化创新及技术转化的框架条件和结构,以保护生活自然环境、确保德国国际竞争力、加强社会韧性、保障自身经济实力。

一、十五项研究与创新量化指标

草案提出,希望能够通过该未来战略建立一套量化衡量指标,用以评估国家的研究及创新政策效果。草案希望在2025年,德国能够达到如下15项量化指标:

1.与各联邦州及经济界一道,将GDP3.5%用于研究及开发(2021年为3.13%);

2.提高风险投资占GDP的比重(2021年为0.11%);

3.增加高科技领域初创企业数量(2019年为约3.58%);

4.扩大学术人员创建企业的数量(2019年为244家);

5.德国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署(DATI)顺利运作;

6.联邦颠覆性创新署(SPRIND)推动更多跨越式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7.提升德国对欧盟“欧洲地平线”研究计划的参与度;

8.提高高校外籍科研人员比例(2020年为13.3%);

9.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者比率(2020年为54.7%);

10.提高初创企业中女性创始人比例(2021年为17.7%);

11.3034岁群体中拥有学术学位或职业资格人员比例提升至52.5%2019年为50.5%);

12.提高教授群体中的女性比例(2019年为26%);

13.增加研发人员数量(2020年为73.38万人);

14.新设企业审批时间缩短至24小时(2020年为8天);

15.加快研究项目和开发项目审批速度。

二、六个方面具体举措

为达成这些量化指标,草案提出,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确保德国继续成为进步和创新的引擎:

1.为明天的进步奠定基础:这方面的举措包括(1)强化知识基础:需要持久的投入力量推进基础研究来获取决定性的知识,并将这些在高校、非高校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中产生的方法论或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投入应用领域。(2)易化技术性基础设施的获取:跨学科的大型研究基础设施是促进德国和欧洲尖端研究以及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的先决条件,是将想法转化为应用的杠杆。草案希望联邦政府确保德国研究人员能够在大型国际研究设施上进行尖端研究,为此需要根据需求确定下一代研究基础设施的优先级,通过用户(尤其是高校和商业企业)的参与来促进大型研究设施的最佳利用和进一步发展,在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的框架下提出新的针对欧洲各国研究基础设施状况的战略观点,并提升其影响力。

2.形成对创新的新认知:尽管有各种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的项目,但德国在经济及社会层面将思想转化为新的商业模式、扩大社会创新以及创业文化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联邦政府希望大力加强研究成果转化,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基于研究的个人成果转化和创新。这方面的举措包括(1)建立创新区:联邦政府将发展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创新区,目的是减少官僚主义的障碍、加快行政审批程序、整合智慧监管要素,以便为投资和创业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环境。(2)架设研究成果转化桥梁:德国的初创企业较国际水平来说相对较低,联邦政府必须架设转化桥梁,促进从研究到实践的知识转化,并在科学研究、初创企业与工业社会间建立联系。联邦政府将始终如一地以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化障碍。联邦政府希望与各联邦州共同在科研机构实施支持创业和加强创业文化的措施。(3)设立德国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署(DATI):联邦政府希望通过成立德国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署,重点促进应用科学大学和中小型综合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从而挖掘新的创新潜力。(4)成立联邦颠覆性创新署(SPRIND):联邦政府希望借助联邦颠覆性创新署的成立来追踪并促进颠覆性创新,该署将获得独特的法律授权以保障其进一步的自由,以使其能为每一位创新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政策。

3.加强与欧洲合作及其他国际合作:为了保持并提高德国的竞争力,履行国际责任,德国必须参与并积极塑造全球知识流动及创新进程,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欧洲及国际合作网络,具体举措包括(1)加强多边主义,保护科研自由与安全:鉴于全球挑战日益紧迫,德国必须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与多边机构,共同推进教育与科研合作。与此同时,随着地缘政治竞争和制度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国家无视科学和研究自由,对其他国家的科学和研究施加不当影响,非法获取敏感知识或技术,为了科学和研究本身的利益及德国的安全和竞争力,必须保护科学和研究免受此类威胁。因此联邦政府积极鼓励学术组织提高对风险情况的认知,并支持制定、实施减少风险的措施,同时加强与我们志同道合伙伴的交流,以确保今后的行动协调一致。(2)打造欧洲研究区及启动“欧洲地平线”计划:在地缘政治变革的背景下,欧洲研究区的建立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联邦政府希望通过欧盟研究和创新框架方案“欧洲地平线”为德国行动者提供机会,在“气候中立城市”、“土壤和水源恢复”、“癌症防治”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做出有力贡献。(3)强化国际研究和创新伙伴关系:联邦政府希望加强跨大西洋合作,扩大与美国和加拿大在关键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与拉丁美洲的合作。由于地缘政治的紧张,联邦政府亚太研究区的重点是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合作,基于上述原因,与中国伙伴的科研合作只能在风险和收益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联邦政府支持与白俄罗斯以外的东部伙伴的合作,继续加强与乌克兰的研究合作。希望与非洲、中东充满活力的地区建立科研合作关系。(4)促进德国学术及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化: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国际化,联邦政府正在制定新的联邦及联邦州科学部长战略,重点将放在扩大数字化国际高校合作和增设跨境教育项目方面。为吸引国际人才及合作伙伴,联邦政府支持学生及研究人员的跨国流动,着手提高外籍科研人员比例。

4.加强对研究及创新的参与度:联邦政府希望通过加强经济界及社会对创新研究及创新的参与度来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创新潜力,以结构化的方式扩大知识和创新基础。具体举措包括(1)拓宽经济创新基础: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中的创新者比例来拓宽经济创新的基础。(2)加强与社会及相关行动者的联系:联邦政府希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对话形式让不同的行动者参与新战略、新方案的制定。(3)拓宽创新参与面:通过促进开放的研究文化和多样性来扩大创新基础,包括关注科研工作中的性别平等、教育背景平等、少数族裔及移民背景平等等平权议题来促进创新人群的多样性,拓宽创新参与面。

5.促进大范围的及尖端的人才培养:联邦政府希望改变教育系统,让学术领域、社会领域及经济领域的各种行动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不断发展教育和继续教育系统。具体举措包括(1)在学术领域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联邦政府希望推进高校及非高校研究机构的现代化治理、完善人事及组织结构,改善学术领域各层级的工作条件,以提高德国作为学术中心的吸引力。(2)挖掘国际专业人才潜力: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进一步优化移民法、加快移民程序来扩大移民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德国作为移民国家的吸引力,在国际竞争中吸引并留住人才。(3)加强未来能力:联邦政府希望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国民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技术等学科(MINT学科)的能力,尤其是加强数字能力和数据能力来强化人才的未来技能。通过在教育领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包括促进学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渗透性来提高终身学习的可能。

6.建立敏锐的研究及创新政策:联邦政府认为必须有针对性地强化研究和创新系统,使之有更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敏锐性,以适应不断加速的创新进程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具体包括(1)资助形式现代化,框架条件灵活化:联邦政府应加快决策和执行速度,将设立企业的审批时间缩短至24小时,须将公共行政管理塑造成对学术研究、产业及社会而言灵活可靠的伙伴。研究资助系统必须进一步灵活化,简化项目资助的法律程序,使项目资助能够更快更容易地启动。(2)前瞻式行动取代反应式行动:联邦政府正进一步发展战略前瞻工具,并加强学术领域、政策领域和公众间的对话,以制定面向未来、面向解决方案的灵活迅速的政策。

三、六大关键领域

鉴于研究和创新政策的挑战,联邦政府确定了未来研究及创新的六大关键领域:

1.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及实现可持续交通系统。联邦政府希望保持及扩大德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使德国的经济体系面向未来——即可持续性、气候中和以及具有复原力。该领域的重点为:(1)为具有竞争力的、可循环的以及气候中和的工业体系开发现代技术;(2)开发清洁安全的能源;(3)推进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及城市发展。

2.推进气候保护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该领域的重点为:(1)拓展对气候的认知、推进气候保护;(2)适应气候变化;(3)保护自然气候;(4)保持生物多样性;(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粮食系统;(6)通过数字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3.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该领域的重点为:(1)更好地理解并治疗常见疾病及老龄化疾病;(2)挖掘数字化对健康研究及医疗保健的潜力;(3)增强药品、疫苗研发及与医疗相关的创新活力;(4)在“共同健康”的基础上提高疾病预防能力;(5)在健康研究领域彰显德国的国际责任;(6)在疾病防治领域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的创新潜力。

4.确保德国和欧洲技术主权,利用数字化潜力。该领域的重点为:(1)在国际层面共同研发关键技术并制定标准;(2)在材料研究中利用数字化优势;(3)促进生产技术现代化、高效化及兼容化;(4)确保信息和通信系统的复原力;(5)以数字技术作为创新加速器;(6)创建大范围的数据访问入口。

5.探索并可持续地利用宇宙及海洋。该领域的重点为:(1)通过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来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并为所有人创造利益;(2)可持续地进行宇宙探索及研究;(3)以跨学科及国际协作的方式进行海洋研究;(4)通过海洋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

6.增强社会韧性、多样性、复原力和凝聚力。该领域的重点为:(1)确保教育及科研的重要性;(2)加强社会复原力、凝聚力和民主;(3)通过社会创新为未来作准备;(4)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应对并管理危机;(5)捍卫安全及和平。

编者简介:金乙,浙江科技学院德国国家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1:本文系对德国联邦教研部发布的“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草案的整理编译,资料来源参见:https://www.bmbf.de/bmbf/de/forschung/zukunftsstrategie/zukunftsstrategie_node.html



上一条:学者观点:工业技术文化——研究德国的另一种视野

下一条: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笔谈)(之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