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德语国家研究动态

学者观点:工业技术文化——研究德国的另一种视野

时间:2022年11月26日 13:00 发布人:陈洪捷 浏览次数:[]

工业技术文化研究德国的另一种视野

陈洪捷

研究德国,相当于给德国画像。而画像既要把握其外形,也要画出其神态、性格和内心世界。一幅画,只有形神兼备,才算是上乘之作。可是通常的德国研究者估计难以达到这种境界,大家都是“学科”中人,不得不按照所在学科的范式进行其德国研究。政治学的学者要按政治学路线规范画出德国的政治之像,德语系的学者则要按照德语的规范画出德国语言文学之像,哲学教师肯定要按照哲学的路数描绘出德国的哲学之像。大家虽然都是德国研究者,但大家眼中却有着不同的德国,或是政治的德国,或是文学的德国或哲学的德国。偶尔也有眼光开阔之士,能够突破自己的“学科”眼镜,看到更多的德国,但这都属于例外。用学科“瓜分”德国,分而治之,这是流行的德国研究之路。

这种以领域为对象的德国研究路径固然有其长处,但其问题也很明显。如果德国研究者人人去触摸一个特定的领域,或摸牙、或摸背、或摸腿,德国之象的全貌何时能得以呈现?那么,能否有一种既顾全大局,也顾及局部的德国研究路径?能否有一种更加宽阔的视角,让我们突破学科的边界,对德国进行整体性的观察与分析?

美术老师总说,画人物肖像要注意主次分明,抓住模特的主要特征,画出能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特征。那么我们为德国画像,德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些特征能够反映出德国的特点、性格及其内心世界?

我们常说,德国是一个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这种表述其实就点明了德国的核心特征。德国制造业规模全球排名第3位,制造业排名全球第4,德国贸易全球排名第3,全球工业大国排名第5,全球制造口碑排名第1。试想,德国如果没有这些响当当硬邦邦的指标,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全球排名63位、自然资源排名倒数第4的国家,谁会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去关注呢?!

要给德国画像,就要抓住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这一核心特征。德国在欧盟的地位,在全球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地位和重要性,无不来自其工业的实力。而且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德国的历史可谓道路曲折,命运多舛,先是风光无限的俾斯麦帝国,进而是风雨飘摇的魏玛共和国,接着是疯狂的纳粹时期,后来又变成分裂的德国……在此期间,无论德国的政治体制怎么变化,或者是两次世界大战如何一败涂地,甚至是德国的名称如何变化,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的地位岿然不动。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德国一直保持着工业大国的地位。那么,为什么德国的工业实力如此抗摔打,能够历经风雨而不动摇?

按照我们通常的思维,德国所经历的种种政治和军事等折腾,应该早把企业搞垮了,把工业基础打烂了,早把技术搞没了,但现实是德国的工业大国地位依然故我,技术依然领先。我们不禁要问,这后面究竟有一种怎样的力量在一直支撑着德国的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支撑着德国工业大国的地位?

一种可能的答案就在于文化。我们都知道,德国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一直是一个工业大国。我们同样也知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都发生过多次重大的变故,而这些剧烈变动的制度和外在环境显然都没有影响到德国工业和技术的大国地位,工业依然发展,技术依然进步。其中必然有一种能够支撑、呵护和促进德国工业和技术发展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显然也在变动的条件下一直在默默地庇护着德国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使其保持高水平的和连续的发展。

这种工业技术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工业和技术为核心的价值和信念体系,它赋予工业和技术以及企业发展以一种优先性,并确保其在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决策中享有核心地位;同时赋予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先性——因为技术的先进性是建立在技术知识与人才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在工业技术文化的覆盖下,社会各个不同领域的根本目标归根结底都指向工业和技术的发展,都为其贡献力量。或者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教育、科技系统,只有认同工业技术文化,遵从工业技术文化的价值,才能够与工业生产保持同步,为其提供支持,为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保障。

文化是无形的,但不可忽视。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工业技术文化显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社会各个系统的整合中发挥作用,而且能够超越制度变迁的断裂而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

总之,针对德国作为工业大国这一特点,从工业技术文化的视角入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这一工业大国的内在逻辑,也可以看清德国社会各个系统,诸如政治、教育、科技、外交等,是如何遵循着工业技术文化的逻辑支撑和推动着工业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一句话,工业技术文化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揭示出德国种种社会制度的制度特征和价值导向。虽然工业技术文化不足以解释德国的所有问题,但无疑能够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描绘出德国的核心特征,解释德国社会运行的一些最基本的逻辑,为全面而整体性理解德国提供一种思路。

作者简介:陈洪捷,北京大学博雅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科技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上一条:德国北部五州老年人和残疾人社会福利概览

下一条:德国联邦教研部官网公布 “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草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