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举办第十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邀请德国吕贝克应用科学大学原副校长、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合作委员会主任利兹教授围绕“德国社会及劳动力市场对博士生的认可与评价”“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主题做学术分享。
利兹教授首先结合自身经历,详细描述了从职业教育体系出发,转而攻读博士学位的可能路径,生动呈现了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间的融通性。他表示,博士学位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就职者提供更大的视野与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但劳动力市场对博士生的需求视不同专业领域而有所差异。利兹教授强调,即使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后,以职业教育为代表的实践教育经历也对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经历与理论水平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相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够促进理论的吸收与理解,进而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科研链条中同等重要的两个环节,不应存在重要程度的区分。
就当前德国社会经济状况下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利兹教授指出,经济增速放缓引发的就业率低迷会同时影响不同学历水平的毕业生,但在产业转型与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拥有更多实践教育经历的毕业生往往能够拥有更多就业机会。
随后,利兹教授和与会研究人员围绕德国政党选情、双元制高等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手的资料与独到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