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叶强副教授做客明德讲坛,作题为“德国大学招生法治化:以联邦宪法法院三次限额专业招生案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兆义主持,来自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中德工程师学院的部分研究人员参与本次活动。
叶强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德国的司法层级以及教育体系,随后指出,由于德国大学招生涉及基本法规定的平等权和职业自由权,因而是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审查的重点问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出生的快速增长,大学建设和专业设置无法匹配申请需求,导致以人类医学为代表的热门专业出现了申请人数远大于录取人数的现象,由此出现了“名额限制”(Numerus clausus)问题。叶强老师通过对联邦宪法法院于1972年7月18日、1977年2月8日和2017年12月19日作出的三次“限额专业招生案”判决的案例解析,深入剖析了德国宪法法院如何通过处理分享权、法律保留、州生优待、过渡性学位限制、等待配额违宪、高校录取标准多样化等议题,来保障“限额专业”(zulassungsbeschränkte Studiengänge)招生规则及程序符合德国基本法规定的权利保护要求,进而促进录取法律体系变革并推进德国大学录取法治化的进程。叶强老师指出,从联邦宪法法院三次限额专业招生案的判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时代变化,德国限额专业的录取方式一直在随之发生变化与改进,这其中也可以窥见社会价值判断的变迁;随着德国司法审查的实践,平等权审查框架也在不断发展;无论录取方式如何变化,录取公平公正始终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最高要求。
在讨论环节,与会研究人员就德国联邦立法的偏移权、教育领域联邦及州立法的协调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