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20-22日,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以下简称“高盟”)第六届年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顺利举行。本届年会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区域国别学研究分会(筹)、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国际翻译学院与“一带一路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联合主办,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承办,大连大学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协办,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第六届年会的主题是“区域国别学与中国式现代化”。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本届年会。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徐理勤,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董颖,中心副主任王兆义,中德学院教师、中心研究人员陈巧,中心研究人员金乙等相关人员参与本次会议。

在年会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博士,外交部梁宇大使,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以及联合主办单位代表分别致辞。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高盟名誉理事长钱乘旦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高盟顾问委员会主席杨洁勉研究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翟崑教授做引领性发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评议组秘书长刘鸿武教授、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陈杰教授做区域国别学构建案例实践与理论创新特邀报告。此外,本届年会还设置了三场圆桌论坛和八个分论坛。圆桌讨论分别以“区域国别学与精准国际传播”、“区域国别学与企业‘走出去’”、“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进路:由区域至国别vs.由国别至区域”为主题展开。在平行论坛研讨环节,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国别学理论、方法、平台与工具四大体系建设”、“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索”、“支撑学科与区域国别学的互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地域与领域研究”、“区域国别学学科史及国内外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年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区域国别学年鉴(第二辑)》的电子版发布仪式,集中举办了区域国别学年度颁奖典礼,为获得“全国区域国别学女学者奖”、“全国区域国别研究优秀学位论文奖”的师生以及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区域国别演讲大赛获奖者颁奖。首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学位点负责人圆桌会议是本届年会的一大亮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的部分成员与30多个新获得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的负责人围绕区域国别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学制、招生、培养、论文、学位、就业等各环节操作性事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各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