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职业教育遭遇压力,德国职教培训保障路在何方?
陈正
一、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让双元制职业教育承压,申请人数明显下降
近年来,德国对双元制教育感兴趣的青年人越来越少,许多企业面临着申请者寥寥的状况。时值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这一趋势。特别是过去这两年,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虽然有好转的迹象,但仍未从新冠疫情危机的爆发中恢复过来。这些可以从最新的职业教育报告数据中看出:报告显示,2021-2022年度新签订的职业培训合同数量为473064份,比前一年度略高,但仍然明显低于2019年。2019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爆发的前一年,当时新签订了525039份培训合同。类似的发展趋势也出现在2008-2009大衰退之后的年度,当时签订的职业培训合同数量急剧下降了8.4%,随后再也没有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不断,青年人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降低的趋势明显加快。例如,2019年5月仍有近44万人在联邦劳工局申请职业教育培训名额,而2022年5月这一数字仅为35.8万,较前一年减少2.4%,三年总体下降超过18%。
二、尽管联邦政府多措并举,无奈新冠疫情期间就业前举措日渐式微
新冠肺炎疫情曾使得职教培训岗位名额急剧减少,不过目前岗位数量已基本恢复,几乎达到疫情前水平。许多企业有意提供双元制职教培训岗位,可是却越来越多地报道出培训名额未满的情况。
如果青年人没能直接接受职业教育,那么就业前的培训举措就成为通向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桥梁,这些举措得到联邦劳工局的大力支持。然而在疫情期间,联邦劳工局提供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资助的申请率却比以往低得多:青年人不仅不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几乎不利用联邦劳工局(BA)为青年人申请职业学校所提供的前期准备服务。这样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数有所减少,进入就业前培训的人数也没有增加。因此可以假设,许多青年人要么在学校系统中停留更长时间,以进行深造或者获得学历,要么对学校提供的职业教育( schulische Berufsausbildung )越来越感兴趣。另外,一些学生也以实科中学或文理中学为目标,因此疫情期间此类学生占所有在联邦劳工局注册的申请人的比例同样有所下降。德国联邦劳工局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IAB)最近对德国文理中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疫情期间许多青年人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休息一年,以在这个动荡时期审慎考虑自己未来方向,之后再决定究竟是接受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
三、联邦政府加大职教培训保障,将邻国奥地利模式视为典范
由于目前德国专业技术人员也面临短缺,联邦政府正加大职业教育培训保障力度,不断挖掘职业教育发展潜力。为了改善处于劣势的青年人在职教培训市场上的处境,德国联邦政府在执政联盟协议(Koalitionsvertrag)中规定了职业教育保障(Ausbildungsgarantie),其目的是,让所有青年人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培训,以使他们获得行业资质和相应的技术技能。双元制职业培训仍将主要在企业中进行。一些地区的企业若是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足,政府将通过其他方式加以补充。
由于在讨论职业教育保障时经常以奥地利模式为典范,所以那里的实施情况值得一观。奥地利的职业教育培训以企业学徒培训、跨企业培训、中高级职业教育学校培训这三个支柱为基础。2008年时由于职业培训名额比较短缺,奥地利引入了职业教育保障,之后不断完善改进。职业教育保障的资金有约90%来自人们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用,其余的来自各州补贴。2017年之后,奥地利为25岁以下的青年提供职业教育保障,即凡是在奥地利劳动管理部门登记为正在寻找学徒职位的青年,如已满足义务教育毕业条件的,政府将会出面帮助他们寻找学校、企业或者跨企业的学徒岗位。与企业培训相比,跨企业职业培训排序相对靠后,不过奥地利仍有约8%的学徒接受的是跨企业培训。跨企业培训中有一半来自维也纳,因为那里的企业培训岗位明显供不应求。跨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合同通常只签订一年。培训时青年人可以近距离地与企业接触,培训方式是在企业内或者固定的合作企业内进行实习。职业教育开始的平均年龄是16岁,约42%的学员在职业教育的第一学年过渡到在企业内培训。跨企业培训可提供约165种不同的学徒职业。
如果比较一下青年人毕业三年后融入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接受企业职教培训的青年人乍一看似乎更成功:在接受培训的人中,超过80%都已经就业,而在接受跨企业培训的人中,只有约65%就业。然而,仅凭这些数字对这两种培训途径进行比较并不公平。被跨企业培训录取的青年人通常之前多次申请企业内培训未果,因此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只能有较差的机会。如果跨企业培训的青年人和进行企业内培训的青年人拥有相同的初始条件,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好。如果有青年还不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资格,那么他会先被介绍参加职业前培训。
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保障可以弥补地区间不协调问题,比如在德国一些职业培训岗位供给较少的地区,例如柏林、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黑森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没能获得名额的申请人比例非常高。政府的援助就可以支持企业的培训工作,并缓解其负荷。
这场新冠疫情为许多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带来了变化与不安。疫情限制了青年人对职业的定位,使青年人丧失了与企业接触的机会,这导致更多的青年人留在学校系统内,推迟了他们是否进行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保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给予青年人一种信号,即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就激励着青年人要及早定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并在申请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朝着目标前进。这对有移民背景的青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极难完成企业培训,在申请进入企业时遇到的障碍也更多。
四、结语
德国的职业教育保障可以帮助更多的青年人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无法满足所有人在理想职业中接受培训的要求。那么也可以通过曲线救国方式,以合法的职业培训措施间接地增加进入理想企业内培训的可能性。通过过渡性体系阶段,持续不断地促进向企业内培训的过渡。选择进入过渡性体系的人数规模较大,2019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入学人数约为49.2万人,而选择进入过渡性体系的人数为25.5万人,将近占前者入学人数的一半,这表明德国职业教育的潜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样的,职业学校也必须有组织地合作,以使学生成功从企业外培训过渡到企业内培训。所有措施都应更加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职业。职业教育保障还必须为低门槛的职业从业者提供培训,这些工作对教育背景较弱的青年人来说更容易上手。
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保障无法解决双元制教育目前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无法扭转实科中学或者文理中学毕业的青年人对双元制教育不再感兴趣的趋势。在这些青年人看来,企业内培训的职业没有什么吸引力,工作内容太狭隘,提供的发展前景也有限。这种职业形象和职业吸引力的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变得更加明显。例如,酒店、餐饮业等行业中,职教培训工作的工资仍然相当低,工作时间和条件也不如其他职业有吸引力。同样在其他手工业等行业的培训职业中,许多青年人也意识到没有良好的挣钱机会。与学术型教育相比,企业培训必须提高其吸引力,这正是当下青年人所思所愿。
作者简介:陈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博士,曾任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教育领事、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二秘衔外交官,研究方向:国际及比较教育、高教管理及领导力、德国职业教育、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际。
参考资料
1.Institut für Arbeitsmarkt- und Berufsforschung der 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 (IAB). Duale Ausbildung unter Druck: Was kann eine Ausbildungsgarantie leisten?https://bildungsklick.de/aus-und-weiterbildung/detail/duale-ausbildung-unter-druck-was-kann-eine-ausbildungsgarantie-leisten, 06.07.2022.
2.Allmendinger, Jutta; Dietrich, Hans (2003): Vernachlässigte Potenziale? Zur Situation von Jugendlichen ohne Bildungs- und Ausbildungsabschluss. In: Berliner Journal für Soziologie, Jg. 13, H. 4, S. 465–476.
3.Bellmann, Lutz; Fitzenberger, Bernd (2021): Die Covid-19-Krise der Berufsausbildung. Kommentar. In: WSI-Mitteilungen, Vol. 74, No. 4, S. 262.
4.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2022): Berufsbildungsbericht 2021.Dietrich, Hans; Patzina, Alexander; Kretschmer, Sara (2019): Soziale Herkunft, Lebensverlaufsereignisse und die verspätete Aufnahme einer beruflichen Ausbildung formal Geringqualifizierter. In: Kölner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Vol. 71, No. 3, S. 357–383.
5.Fitzenberger, Bernd; Gleiser, Patrick; Hensgen, Sophie; Kagerl, Christian; Leber, Ute; Roth, Duncan; Stegmaier, Jens; Umkehrer, Matthias (2022): Der Rückgang an Bewerbungen und Probleme bei der Kontaktaufnahme erschweren weiterhin die Besetzung von Ausbildungsplätzen, In: IAB-Forum, 13.04.2022.
6.Statistik der Bundesagentur für Arbeit (2022): Arbeitsmarkt in Zahlen – Ausbildungsmarkt. Berufsausbildungsstellen und Bewerber für Berufsausbildungsstellen (Monatszahlen). Deutschland. April 2022, Nür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