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中心学术活动

明德讲坛第五讲:日久他乡即故乡?多元交织框架下的德国华人跨国公民身份研究——报告人:浙江大学李媛教授

时间:2021年05月24日 13:48 发布人:金乙 浏览次数:[]

  2021年4月22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中德学院邀请德国洪堡学者、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德国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德语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李媛教授作客明德讲坛。李媛做题为《日久他乡即故乡?多元交织框架下的德国华人跨国公民身份研究》的学术报告,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院长/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徐理勤研究员主持此次学术报告,部分德语教师、学生等6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此次活动。

  李媛教授的学术报告从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这五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了在德华人群体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并明确了其研究问题:在德华人新移民跨国公民身份具体表现形式及语言能力对其的影响。李媛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理论框架,她指出,本次研究将通过权利、义务、参与、身份认同以及语言能力这五个维度来定义分析跨国公民身份这一概念。在论及研究方法时,李媛教授着重介绍了扎根理论以及多点民族志这两种社会科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对经由系统化搜集的定性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浓缩提炼,进而形成暂时验证过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主要观点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不要带着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定位为:指追踪在离乡状态的族群、出现于多重空间与时间的故事、出现于多重民族志地点的记忆符号,抑或个人/群体在穿梭空间和时间移动时的传记。通过多点民族志以及扎根理论,李媛教授在长时间跨度内追踪访问了大量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在德华人,提炼出了在德华人跨国公民身份的四种类型:即华人-墙-德国人、华人-窗-德国人、华人-门-德国人、华人-透明的墙-德国人,并分析了语言能力在划分这四种跨国公民身份类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随后,基由大量的访谈资料,李媛教授又引入了多元交织理论(intersectionality)来解释在德华人的歧视经历,并希望通过对多元交织背景下跨国公民身份的进一步研究来改善跨国公民作为社会少数群体在目标国家的生活处境。





上一条:明德讲坛第六讲:有可直击人心的绵里藏针—卡夫卡长篇小说《失踪者》——报告人:...

下一条:明德讲坛第四讲:工业4.0时代德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