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德语国家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研究员做客明德讲坛,做题为《爱因斯坦与德国科学的兴衰》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浙江科技学院副校长李其朋教授主持,浙江科技学院校领导、德国工业技术文化领域青年学者、中心研究人员、相关二级学院的教师学生等150余人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参与此次活动。
方在庆老师指出,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仅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爱因斯坦的成就代表了德国科学的辉煌,他的工作巩固了德国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而他和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出走德国也成为了德国科学从高峰坠落的标志性事件。
方在庆老师的讲座围绕科学在德国发展的特点、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及特点、爱因斯坦的出走对德国科学的影响、以及爱因斯坦大异其趣的科学观与教育观展开,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几点启示。方在庆老师认为,科学在德国的发展呈现一种历史形成的、互相竞争的多中心格局,拥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追赶型独特发展路径,形成了以阿尔特霍夫体系为代表的体制化特征。从莱布尼兹创建柏林科学院开始,到建立“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柏林大学,再到设立诸多国立研究机构,以及创办威廉皇帝学会研究所,与德国科学家、科研管理者未雨绸缪、不间断地进行科学体制创新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随后,方在庆老师从爱因斯坦的生平入手,介绍了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贡献,并指出:爱因斯坦以挑战传统观点和质疑既定科学理论而闻名,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了大异其趣的科学观及教育观。爱因斯坦的创造性贡献,与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重视想象力与直觉、怀疑与批判,认为创造性思维本身是非语言的,直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死的,而学校要为活人服务,要培养孩子追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此过程中,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方在庆老师借由爱因斯坦的经历提出以下几点启示: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创造性都非常罕见;没有一条适合于所有情形的创造性规则;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是产生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批判性考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出发点;科学上的创造性离不开形象思维;伟大的科学家在精神气质上也是艺术家;教师必须具有艺术气质。方在庆老师在报告最后指出,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外,如何确保科学中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决定着科学的成败,如何创造一个让科学自由生长的环境,到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方在庆老师与师生就创造力的培养、爱因斯坦全集的编撰与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