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兆义副研究员应邀赴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做题为《教育研究视角中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术报告。

王兆义老师首先介绍了应用科学大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过5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是“科学和创新体系的宝石”。从德国教育体系视角来看,王兆义老师指出,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从诞生起就属于高等教育序列,但蕴含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传统特质;它是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最具改革活力的组织,是各类教育类型融通的重要桥梁,是德国高等教育治理方式向质量和效率过渡的代表;在科研和资源获取方面,应用科学大学扮演着竞争者的角色,在大学更名、应用型科研、博士生培养等方面向综合性大学发起挑战,使二者的互通、合并成为可能。从德国社会经济视角来看,王兆义老师通过数据指出,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具有就业速度快、起薪高及用人单位评价更优等特点。随后,王兆义老师以图表方式介绍了作为教育研究对象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现状,并列举了相关研究案例。最后,他从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因素、应用型大学的角色以及工业技术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四个方面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虽然应用科学大学与综合性大学之间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差异,但二者逐渐相向而行;选择应用科学大学的影响因素更多在于对职业未来的不同选择取向;应用型知识是未来人类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应用科学大学将在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制度考察表明,工业技术文化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强大的认知土壤,并以此形成持续不断的制度环境,企业和高校之间不是一种责任机制,而是一组基于技术与经济发展路径的技术共同体或创新共同体。